|
储热
来源:中国电建河北院
时间:2025-07-11
随着 “双碳”战略目标的提出,风电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迎来了高速发展。由于风电和光伏具有间歇性、波动性的特征,新能源的消纳、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。
为适应能源结构调整,国家连续出台了相关政策,鼓励现有火力机组通过改造提升系统调节能力。中国电建河北院主动顺应能源发展潮流,一方面坚持清洁高效发展路线,另一方面需适应灵活多变的电力市场需求,增加火电运行灵活性,在市场中寻找新的盈利模式,走出创新发展的转型之路。
日前,由中国电建河北院设计的国家能源集团龙山电厂600MW火电机组“抽汽蓄能”熔盐储热灵活性调峰科技示范项目(后简称“龙山电厂项目”)正式投入运行。
该项目是我国首个600MW火电机组采用“抽汽蓄能”熔盐储热项目,总投资3.2亿元,占地面积约7900平方米,以熔融盐作为蓄热介质,在电网低谷时段进行蓄能,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释放能量,从而提高电网稳定性。
那么,什么是熔岩储能技术呢?
“熔盐蓄能”技术是采用熔盐作为储热工质,通过蒸汽、烟气或电力加热熔盐存储热能。
当电网需要调峰时,将机组富裕的能量存储到高温熔盐罐内,从而实现锅炉与汽机、机组与电网的解耦,满足电网调峰需要,为新能源发电腾出空间;
当电网需要顶峰时,可将调峰期间存储在高温熔盐中的热量重新释放出来,通过能量的存储和时间的转换,增加火电机组的灵活性。
在用户端,熔盐储能可将区域内谷电、弃风、弃光、余热余能等加以存储和利用,提供包括蒸汽、热水、制冷、压缩空气等在内的多样化产品。
可以满足工业用热、居民采暖或建筑空调等领域的多场景需求,为用户打造“零碳”、“绿色”的综合能源体系。
项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引擎,对“抽汽蓄能”熔盐储热关键技术进行了突破,应用整套技术方案后,调峰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0MW,顶峰能力增加30-60MW。熔盐储热系统热交换效率不低于97%、电转换效率不低于70%,机组爬坡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.5倍,项目每年能消纳新能源约5.2亿千瓦时。
作为火电机组转型的重要实践,龙山电厂项目的成功投运不仅验证了火电机组“抽汽蓄能”熔盐储热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,同时也形成了可借鉴推广的火电机组“储能+灵活性”新模式,为全国现存煤电机组全面实施“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”提供技术借鉴和示范引领作用。
智造国之重器,赋能绿色转型。中国电建河北院将以龙山项目成功投运为契机,持续聚焦行业前沿技术与关键领域“卡脖子”难题,为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提供“河北院方案”,在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征程中展现央企担当,让每一度电都闪耀着绿色创新的光芒。
国际储能网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国际储能网无关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储能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国际储能网,转载时请署名来源。
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。
中国电建河北院 2分钟前
国家电投河南公司 3分钟前
国际能源网编译 13分钟前
图片正在生成中...